大江網/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王昭報道:培養(yǎng)什么人、怎樣培養(yǎng)人,、為誰培養(yǎng)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,,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。江西水利職業(yè)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思政教育高質量發(fā)展,,制訂了《學院“三全育人”綜合改革實施方案》,,積極推進全員、全程,、全方位育人,,大力構建“大思政”格局。學院堅持以“隊伍思政”為聚力,,以“專業(yè)思政”為關鍵,,以“學生思政”為核心,努力讓思政教育強起來實起來活起來,,助力教育強國建設,。
以“隊伍思政”為聚力,,讓思政教師強起來,。院黨委不斷健全思政工作體系,建好教學“大師資”,。舉辦“水利青年思政大講堂”,,邀請省水利廳黨委書記羅傳彬、副廳長廖瑞釗,,省委黨校副教授羅志強等專家學者來校授課,。領導干部發(fā)揮“頭雁效應”,院領導講思政課,、聽思政課,,結合主題教育、“開學第一課”,、畢業(yè)典禮等活動,,引導同學們聽黨話、感黨恩,、跟黨走,。思政課教師通過集體備課,、教學競賽、說課,、“曬課”等方式,,不斷提高教學水平。打造“興水潤贛”思政教師工作室和“滴灌”名輔導員工作室,,思政教師,、心理健康教師、輔導員共同開展一站式學生社區(qū)服務,,充分發(fā)揮熟悉學生成長規(guī)律和個性特點的優(yōu)勢,,走進課堂、宿舍,、社團宣講,,將思想教育、價值引領和人文關懷融入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。引導思政教育工作者加強研究,,2023年,學院獲全國水利德育成果二等獎1項,、三等獎1項,;思想政治工作專門力量(思政課教師、輔導員,、心理健康教育教師)雙向兼職試點項目獲批全省“大思政課”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(qū)改革項目,;學校教師獲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優(yōu)秀論文二等獎。
“最美思政課”雙師同堂
以“課程思政”為關鍵,,讓思政課程實起來,。學院始終堅持以思政課程為“綱”,以課程思政為“目”,,建構課程思政育人格局,。不斷創(chuàng)新教學模式,培育思政名師,,堅持推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,,與南昌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聯(lián)動,積極探索“一課多師”“雙師同堂”“師生同臺”等多種授課方式,,唱響協(xié)同育人主旋律,。尋找“最美思政課”,邀請水利專家走進課堂,,通過訪談互動,,創(chuàng)設治水情境,深挖“抗洪”思政元素,講述“最美水利人”的故事,,引導學生做新時代水利精神的踐行者,,做獨具匠心的時代建設者,做改革創(chuàng)新的生力軍,,學院思政教師方慶青作品獲評江西省高�,!白蠲浪颊n”。動漫專業(yè)教師李耀卿,、彭巧雙作品多次登上《人民日報》,,帶領學生創(chuàng)作水利科普動漫《河小青歷險記》,讓全社會了解河湖長制以及水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科普知識,,用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弘揚新時代水利精神,。開展“一線課堂”活動,赴峽江局,、省規(guī)劃設計院,、蓮花縣沿背村等地調研,將思政“小課堂”融入社會“大課堂”,,3門微課作品入選全省“一線課堂”優(yōu)秀微課,。
以“學生思政”為核心,讓思政教育活起來,。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體和核心,,黨政工團齊心協(xié)力,以學生需求為切入點,,服務學生綜合素質培養(yǎng),。打造“耕潤園”勞動教育實踐基地,《思政育人勞動賦能——高職院�,!八娜弧眲趧咏逃w系構建與實踐》項目獲批2023年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,。提升學生在思政課堂中的參與度和獲得感,學院學子獲全省大學生“思政課,,我想對你說”征文活動一等獎1項,、三等獎4項,,“青春之問”征集活動二等獎1項,、三等獎1項。針對學生的美好愿景,,創(chuàng)設項目,、深化改革,解答好學生思想困惑,,提升思政課針對性和實效性,,同時思政課教師、專業(yè)教師帶領學生走入鄉(xiāng)村、社區(qū)和企業(yè),,將教學內容和思政教育融入課堂內外,。組建志愿服務隊伍和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隊伍,聚焦“紅色走讀”“生態(tài)保護”等主題,,讓思政課在“行走”中扎根中國大地,,彰顯青春力量。學院實踐隊連續(xù)多年獲全省大學生暑期“三下鄉(xiāng)”優(yōu)秀實踐團隊,,獲全省高�,!凹t色走讀”“云游”優(yōu)秀作品4項;“紅色走讀”實地走讀優(yōu)秀團隊作品三等獎2項,;作品《紅心向黨》在紅色動漫創(chuàng)作大賽中榮獲三等獎,。
近年來,學院踐行“為黨育人,、為國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,不斷增強落實立德樹人的實效,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,,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,,學院在2022年度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測評中獲評A等,獲評江西省勞動教育特色示范學校,、江西省語言文字規(guī)范化示范校,。學院將持續(xù)推動新時代思政課高質量發(fā)展,著力培養(yǎng)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,,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水院力量,。
1,、本網所載的文/圖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,我們不對其科學性,、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。如其他媒體,、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,。
2、本網站內凡注明"來源:中國江西網"的所有文字,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(chuàng)內容,,版權均屬"中國江西網"所有,任何媒體,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協(xié) 議授權不得轉載,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本網站原創(chuàng)內容版權歸本網站所有,,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,本網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商業(yè)目的及應用建議。 已經由本網站協(xié)議授權的媒體,、網站,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:"中國江西網"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,。
3,、凡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、圖片,、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,,本網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(chuàng)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(lián)系,如果本網 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,,或不應無償使用,,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,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,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 損失,。
4、對于已經授權本站獨家使用提供給本站資料的版權所有人的文章,、圖片等資料,,如需轉載使用,需取得本網站和版權所有人的同意,。
※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江西網 電話:0791-86849032
|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編號:贛B2--20100072 備案號:贛ICP備05005386號-1 藥品信息服務證 贛網文[2018]3167-034 新出網證(贛)字05號 網絡視聽許可證1406143號 國新網3612006002 江西日報社中國江西網版權所有,,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中國互聯(lián)網舉報中心 | |||